基美影業復牌后暴跌 拍電影可沒想象中那么容易賺錢
2017-06-26
680
Cindy;來源:挖貝網
老牌影(ying)視公司在經(jing)歷了停牌之后(hou),終于在6月14日復(fu)牌。基(ji)美影(ying)業(ye)業(ye)務方向由原(yuan)來的“批片”轉(zhuan)為參與(yu)制作電(dian)影(ying),但這條轉(zhuan)型之路卻走得格外坎坷(ke),復(fu)牌后(hou)暴(bao)跌的股價也使(shi)得基(ji)美影(ying)業(ye)的市(shi)值大幅縮(suo)水。
6月(yue)14日,老(lao)牌(pai)新三板影(ying)視(shi)公(gong)司(si)上海基(ji)美影(ying)業股份有限公(gong)司(si)(證券(quan)簡稱:基(ji)美影(ying)業,證券(quan)代碼(ma):430358.OC)股票復牌(pai)后股價暴跌,最高跌幅達55.65%。
截至當日收盤(pan),基(ji)美影(ying)業的(de)股(gu)價(jia)(jia)為2.97元(yuan)/股(gu),跌幅高達(da)34.15%。而(er)該公司股(gu)價(jia)(jia)最高時曾達(da)到51.41元(yuan)。6月22日收盤(pan)基(ji)美影(ying)業的(de)股(gu)價(jia)(jia)為3.45元(yuan)/股(gu)。,市值達(da)到10.26億(yi)元(yuan),剛(gang)超過其9.74億(yi)元(yuan)的(de)凈(jing)資產規模(mo)
而去年還是創新(xin)(xin)層的基美影業,今年因為遲遲未出(chu)年報(bao)也(ye)被調出(chu)了創新(xin)(xin)層。
直到(dao)6月9日(ri),基美影業(ye)才最終公布了(le)其2016年年報。
數據(ju)顯(xian)示,2016年(nian)公(gong)司營業收入1.04億元,同比下(xia)降46%;歸(gui)屬于(yu)股(gu)東的(de)凈(jing)利潤首(shou)次由盈轉虧(kui),虧(kui)損2.65億元,同比下(xia)降830.14%。基美影業曾達38.61億元的(de)市值,如今(jin)卻僅有10.26億元,剛超過其(qi)9.74億元的(de)凈(jing)資產規模(mo)。
2013年(nian)12月10日,基美影業(ye)掛牌新三板。
2015年5月,基美(mei)影業以19.25元/股向、發行(xing)200萬股,募集(ji)資金3850萬元。
2015年6月,基美影業以23.8元/股向北京天(tian)星(xing)山(shan)河投資(zi)中心、東方證券、等投資(zi)者發行1596萬(wan)股,募(mu)集資(zi)金3.8億(yi)元。
2015年12月,基美(mei)影(ying)業(ye)再次完成(cheng)一筆5.98億(yi)元(yuan)的融資。基美(mei)影(ying)業(ye)在新三板上的總融資額高達10.2億(yi)元(yuan)。
“批片”到(dao)制作電影(ying)的艱難轉型(xing)路
基美影業成立于2008年,主營業務就是(shi)將進口(kou)片(pian)引入中(zhong)國,并收取協(xie)助推廣的分成費,并不(bu)參與上游(you)的制作。
在(zai)國內電影(ying)行(xing)業,只(zhi)有(you)兩家國有(you)企(qi)業中影(ying)股份(fen)以及華(hua)夏電影(ying)公(gong)司擁有(you)進口片的發行(xing)資質。
根據(ju)中(zhong)美(mei)的進(jin)(jin)口(kou)片協定,每(mei)年有34部(bu)限(xian)額的好(hao)萊(lai)塢電影引進(jin)(jin)中(zhong)國(guo),與美(mei)國(guo)電影市場同步上映,此類影片為(wei)分賬片;
而另一種引進片(pian)就是基美影業的主營業務(wu),通過較低的價格買斷影片(pian)在國(guo)內的發行收(shou)益,而這(zhe)些電影通常都會比(bi)國(guo)外滯后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上映(ying),此類影片(pian)屬于“買斷片(pian)”,俗稱“批片(pian)”。
基美(mei)影業(ye)于2014年(nian)引進的《超體》和《暴(bao)力街區》等“買斷片”的熱賣,使得(de)基美(mei)影業(ye)分得(de)了(le)不菲的票房(fang)收(shou)入,業(ye)績(ji)大增(zeng),營收(shou)增(zeng)長218%,凈(jing)利潤增(zeng)長556%。
此后,包括《颶風營救3》、《精靈旅社2》等電影都讓基美影業保證了(le)高(gao)速發展。
▲《超體》
▲《颶風營救3》
由(you)于基美影(ying)業(ye)不具(ju)備發(fa)行資(zi)質,只能(neng)跟中影(ying)、華(hua)夏(xia)簽訂協議,以“協助(zhu)推廣(guang)”的身份參與進口片的在(zai)華(hua)發(fa)行,并且(qie)分享發(fa)行收益。
隨著國內(nei)電(dian)影(ying)市場的(de)不斷擴大(da),基美影(ying)業(ye)的(de)利潤(run)份(fen)額(e)收縮,尋(xun)找轉型(xing)之路,往(wang)上游走成為(wei)了基美影(ying)業(ye)的(de)方向(xiang)。
去年,基美影業就開始宣布向(xiang)上(shang)游轉型,直接參(can)與到電影的投資制(zhi)作。
實(shi)際(ji)上,從2014年開(kai)始,公(gong)司(si)已經陸續(xu)參與投(tou)資一(yi)些影片,包括《小王子(zi)》、《超體》等,開(kai)始從產業鏈(lian)的下游(you)向(xiang)上游(you)轉(zhuan)型。
2015年,基美影業也開始了獨立開發(fa)制作的業務。
2015年10月,基美影(ying)業發布公(gong)(gong)告,公(gong)(gong)司耗資4.5億元,收(shou)購了在巴(ba)(ba)黎泛歐交易所C板塊上市的歐羅巴(ba)(ba)27.89%的股份。
歐(ou)羅(luo)巴影業是法國導演呂克(ke)·貝(bei)松(Luc Besson)成立(li)的制(zhi)片公司,隨后即(ji)開始了(le)與呂克(ke)貝(bei)松的合(he)作,陸(lu)續發行了(le)中外合(he)拍片《勇士(shi)之門》,參(can)與投資并協助推廣了(le)由歐(ou)羅(luo)巴制(zhi)作的英文電(dian)影《九條命(ming)》。
呂克(ke)·貝松的(de)《星際特工:千(qian)星之城(cheng)》、《生存(cun)24小時》、《克(ke)隆人》多部重磅影片也將陸續(xu)上(shang)映。特別是對于《星際特工:千(qian)星之城(cheng)》,這(zhe)部科幻(huan)巨(ju)制總預算2.1億美(mei)元,由基美(mei)影業主導投資(zi)(zi),是歐洲電(dian)影史上(shang)最(zui)大投資(zi)(zi)規(gui)模電(dian)影。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這也使得基(ji)美影業(ye)2016年成(cheng)本(ben)大幅上升108%。
電影(ying)產業(ye)作(zuo)為高(gao)風險行業(ye),高(gao)投資并不一定能夠帶來高(gao)回報。往(wang)上游轉(zhuan)型(xing)(xing)可能會(hui)帶來新的發展(zhan)機會(hui),但如何(he)轉(zhuan)型(xing)(xing),怎么(me)轉(zhuan)型(xing)(xing)仍然(ran)是個更大的挑戰(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