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太原最新印發公布的《太原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試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提出11條具體舉措,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創新主體及科技人員轉化科技成果,激發創(chuang)(chuang)新活力和創(chuang)(chuang)造潛(qian)能,打通科技與(yu)經濟結合的通道(dao)。
《規定》提出,科技成果完成單位享有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外,不需審批或者備案。鼓勵市屬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發明人或由發明人團隊組成的公司之間,探索通過約定股份或出資比例方式進行知識產權獎勵,對既有職務科技成果進行分割確權,以共同申請知識產權的(de)方式分割新的(de)職務科技成(cheng)果權(quan)(quan)屬。發明人可享有不(bu)低(di)于70%的(de)股權(quan)(quan)。

鼓勵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zhuan)化或(huo)離崗創業。市(shi)屬科(ke)研機(ji)構、高等院(yuan)校科(ke)技人(ren)(ren)員在履行崗位(wei)職責、完成(cheng)本職工作的(de)前提下,經征得(de)單位(wei)同意(yi),可以(yi)兼(jian)職到企業等從事科(ke)技成(cheng)果轉(zhuan)化活(huo)動(dong),或(huo)者離崗創業,在原則上(shang)不超過3年時間(jian)內(nei)保(bao)留人(ren)(ren)事關系,從事科(ke)技成(cheng)果轉(zhuan)化活(huo)動(dong)。
鼓勵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獨立或聯合在太原設立技術轉移機構。新設立的技術轉移機構應向市科技管理部門書面報告相關情況,對新設立的技術轉移機構促成科技成果在太原(yuan)(yuan)應(ying)用轉(zhuan)化(hua)(hua)和產業化(hua)(hua)的(de),按(an)促(cu)成合同技術交易額的(de)2‰給予獎(jiang)勵(li),每(mei)(mei)家機構(gou)(gou)每(mei)(mei)年獎(jiang)勵(li)金額最高為50萬(wan)(wan)元。對太原(yuan)(yuan)區域內技術轉(zhuan)移機構(gou)(gou)新獲得國家級技術轉(zhuan)移示范(fan)機構(gou)(gou)稱號的(de),給予一(yi)次性(xing)獎(jiang)勵(li)50萬(wan)(wan)元。
太原市企業購買國內高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在太原市應(ying)用(yong)轉(zhuan)化(hua)和(he)產業化(hua)的,經認定登記及應(ying)用(yong)審核,對技(ji)術購買方(fang)按技(ji)術合同交易(yi)額(e)的10%給予(yu)補貼(tie),最(zui)高100萬元(yuan),其中購買省城(cheng)高校和(he)科(ke)研院(yuan)所科(ke)技(ji)成果的補貼(tie)標準可提高至13%,促進科(ke)技(ji)成果就(jiu)地轉(zhuan)化(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