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ESG怎么干?
2023-11-06
162
ESG指環境、社(she)會(hui)與公司治理,是針對(dui)企業的一種新型評(ping)價方式,也是一種新型投(tou)資(zi)方式(綠色(se)投(tou)資(zi)),更是企業對(dui)接國際的“通用(yong)語言(yan)”。
ESG在中國的(de)出現,一方面是有內(nei)部(bu)動力,即隨著雙碳戰略的(de)提(ti)出,ESG也被提(ti)上議事日程;另一方面是有外部(bu)壓(ya)力,即要(yao)與國際規則接軌,這也成為不少企業“走出去”的(de)必(bi)備條件。
當(dang)前,我國(guo)ESG政(zheng)策也(ye)正逐(zhu)步完善。國(guo)務院國(guo)資(zi)(zi)委(wei)將“科技創新與社(she)會責任(ren)局”分拆,專(zhuan)門成立“社(she)會責任(ren)局”,指(zhi)導央企開(kai)展(zhan)ESG有關(guan)工作;證(zheng)監(jian)會將ESG信息納入《上市公司投資(zi)(zi)者(zhe)關(guan)系(xi)管理指(zhi)引(yin)》,深圳證(zheng)券(quan)交易(yi)所正式(shi)發布《國(guo)證(zheng)ESG評(ping)價方法》。
在ESG的推廣應用方面,一(yi)方面需要有科(ke)學的指(zhi)標(biao)體系,另一(yi)方面需要有專門的評價機構。
關于社會(hui)和(he)公司治理,其環(huan)境(jing)技(ji)術含量高(gao),相關標準(zhun)也較統一。
但中國具有特殊的(de)(de)國情。比如(ru)社會責(ze)任(ren)方面,脫貧攻堅要求(qiu)企(qi)業特別是國企(qi)應承擔(dan)特定責(ze)任(ren),以及公平競爭(zheng)領域的(de)(de)政府(fu)補貼;再如(ru)公司治理方面,黨的(de)(de)建設有別于國外企(qi)業。
因(yin)此,迄今為(wei)止,尚未有國際機(ji)構設計(ji)出針對中國大(da)陸地區(qu)企(qi)業的ESG指標。
鑒(jian)此(ci),福卡智(zhi)庫決策咨(zi)詢(xun)中心課題組近(jin)日就(jiu)“中國式ESG怎么(me)干(gan)”展開了研討。
研(yan)討中提出,中國(guo)式ESG勢必(bi)是(shi)國(guo)際通行標準和常用(yong)體(ti)系(xi)的最(zui)大公(gong)約數(shu),但(dan)同時需(xu)要融入中國(guo)國(guo)情。
主要表現在三大方(fang)面:
環(huan)境方面(有毒廢棄(qi)物、碳排放、循環(huan)利用等)基(ji)本上可無縫接(jie)軌;
社會責任方面,在產(chan)品責任、勞(lao)動(dong)者權(quan)益保護、商業倫理與誠信(xin)等(deng)方面可絕大(da)部分接軌,同(tong)時(shi)融入(ru)功能性甚至政治性任務等(deng)內(nei)容;
治(zhi)理(li)方(fang)面,在治(zhi)理(li)架構(三會關系)、利(li)益(yi)相關方(fang)權益(yi)、管理(li)層薪酬等方(fang)面亦可絕(jue)大部分接(jie)軌,同時融入(ru)黨建等內容(rong)。
本(ben)次研討還強調,中(zhong)國(guo)(guo)企業要(yao)有ESG的(de)兩個版本(ben):國(guo)(guo)內版與國(guo)(guo)際版。國(guo)(guo)內版吻合國(guo)(guo)內監管需(xu)要(yao),國(guo)(guo)際版符合世界市場需(xu)要(yao)。
相應地,中國要不斷完善中國式的ESG指標體(ti)系和評價標準。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