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召開2011年度市科技獎勵大會
2012-04-06 1038
永久免费AV网站SM调教_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_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_每章都有肉并且非常黄的小说
2012年(nian)(nian)3月(yue)30日,上海市委(wei)(wei)、市政府召開2011年(nian)(nian)度市科學(xue)技術獎勵大(da)會(hui)。市委(wei)(wei)書記(ji)俞正聲出(chu)席會(hui)議并(bing)作(zuo)重要講話。
會上宣讀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2011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員)的決定》。按照《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規定》,2011年度的科技獎勵工作經過了專家初評、復核,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報請市政府批準,決定授予周良輔、賀林為科技功臣獎;授予自然科學獎23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9項)、技術發明獎2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0項)、科技進步獎277項(一等獎42項,二等獎85項,三等獎150項)。另授予加拿大籍精神衛生專家費立鵬(MichaelRobertPhillips)、日本籍心血管專家小室一成(IsseiKomuro)國際科技合作獎。授獎總數326項(人)。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設立,重點獎勵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原始性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培育戰略性產業、促進城市安全、健康生態發展和推進區縣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的重大科技成果。2011年度獲獎項目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科技支撐。在生物醫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環境保護、航天航空等產業領域一系列高新技術突破,加速了上海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據統計,2011年度的獲獎項目中,生物醫藥技術領域有66項,占20.5%;新材料技術領域有31項,占9.6%;新能源與環境技術領域有50項,占15.5%;信息技術領域有60項,占18.6%。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已經成為助推新興高技術產業核心技術發展的原動力,為本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如,由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戴瑞鴻教授等完成的“麝香保心丸的研制、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項目,成功實現產業化,實現產值30多億元。
二是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凸顯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企業已逐步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一大批企業牽頭完成的科技成果獲獎。企業牽頭獨立完成的成果161項,占50%;大專院校牽頭完成的項目82項,占25.5%;科研院所牽頭完成的項目41項,占12.7%。企業牽頭完成的獲獎項目總數首次超過高校與科研機構牽頭完成的獲獎項總數,位居第一,凸顯了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反映了企業科技創新動力和活力的不斷增強。除自然科學獎和社會公益類項目外,獲獎的200多個技術開發類企業牽頭和企業參與的項目,創新成果的應用與專利技術的產業化,三年累計實現新增產值4796億元,新增利潤391億元,新增稅收112億元,比上一年有明顯增加,創造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三是大力發展民生科技,一大批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獲獎。在2011年獲獎項目中,具有知識產權、促進民生發展的科技成果有136項,占全部獲獎成果的42.2%。科技為健康城市、綠色城市、和諧城市的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城鄉常見病、難治病和多發病防治等重大疾病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提高療效等方面,共有33項醫療衛生科技成果獲獎,占獲獎總數的10.2%,其中一等獎有11項。如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等完成“基于中國上海乳腺癌流行病學特征的腫瘤篩查和早期診斷模式的應用與推廣”項目,針對我國乳腺癌早期診斷和篩查中亟待解決的難點開展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國二十余家醫療機構推廣應用,提高了全國乳腺癌診療水平。
四、助推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年輕人才成亮點。在本市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中,一批從事基礎研究、技術發明與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創新型科技人才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今年市獎獲獎人員共2588人次,其中35歲及以下的732人,占28.3%;36-45歲的908人,占35.1%;46-55歲的687人,占26.6%;其他的261人,占10%。4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占主導地位,占63.4%,年輕科學家已成為本市科研隊伍的生力軍。比如,由上海廣茂達光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完成人溫源博士年僅35歲,是本次獲一等獎中最年輕的一位。
五、基礎(chu)研究優勢依舊明顯(xian)(xian),提(ti)升了科(ke)技(ji)持續創新能力。一(yi)批原創性突出(chu)、搶占科(ke)技(ji)制高點(dian)的研究成果涌(yong)現,論文總數和(he)總被(bei)引用(yong)次(ci)數大幅增長,標(biao)志著(zhu)基礎(chu)科(ke)學產(chan)出(chu)質量和(he)國(guo)(guo)際(ji)影響力顯(xian)(xian)著(zhu)提(ti)升。據統計,獲獎項(xiang)目(mu)發(fa)表論文總數9972篇(pian),比(bi)上(shang)(shang)(shang)一(yi)年度(du)增加10.1%;被(bei)SCI、EI收錄3831篇(pian),比(bi)上(shang)(shang)(shang)一(yi)年度(du)增加9.9%;被(bei)國(guo)(guo)內外同(tong)行引用(yong)次(ci)數35101次(ci),比(bi)上(shang)(shang)(shang)一(yi)年度(du)增加2.5%。其中,自然科(ke)學獎23個獲獎項(xiang)目(mu),每個項(xiang)目(mu)平(ping)均發(fa)表SCI/EI論文47篇(pian),被(bei)國(guo)(guo)內外同(tong)行引用(yong)480次(ci),單篇(pian)引用(yong)次(ci)數最高達272次(ci)。部分(fen)論文發(fa)表在Nature及(ji)其系(xi)列(lie)、Science及(ji)其系(xi)列(lie)等國(guo)(guo)際(ji)著(zhu)名期刊上(shang)(shang)(shang)。(來源(yuan):上(shang)(shang)(shang)海市科(ke)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