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足三化同步 加快農村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2012-04-26 1047
永久免费AV网站SM调教_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_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_每章都有肉并且非常黄的小说
近年來,安徽省科技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農業工作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系列決策部署,把發揮科技支撐農村農業發展,提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擺在重要位置,緊緊圍繞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發展,在科技項目安排、資源配置、企業培育、載體建設等方面向縣域傾斜,合力推進農村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安徽成為全國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實施省份、全國首批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務試點省和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在2009-2010年度全國科技進步示范縣(市、區)考核中,全省縣(市、區)考核通過率達91.5%,較上一考核年度增長18.5個百分點;9個市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40個縣(市、區)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區)”。
一、立足工業化,著力提升主體載體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核心是要加速工業化進程,關鍵是培育壯大一批企業,發展提升一批產業。把提升縣域企業、產業、園區創新能力作為科技部門首要任務。一是以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工作為抓手,引導縣域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幫助企業做好科技項目凝練、專利申報、成果和人才引進等工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據統計,全省縣域共獲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56家,占全省總數26.7%;80%以上的縣域工業企業與有關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2011年,以縣域企業為主體共申請專利17924件,獲授權專利11493件,分別占全省總數36.9%和35.2%,成為引領縣域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排頭兵。二是以促進科技資源集聚整合,培育優勢和特色產業集群為目的,抓好縣域科技園區、基地和服務機構發展,提升各類開發園區創新能力。據統計,全省縣域已建立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家,占全省總數18.2%;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7家,占全省總數43%;民營科技園區6個,占全省總數37.5%;農業科技園區94個;蕪湖南陵大浦、宿州農業科技園區以及無為特種電纜、亳州中藥產業基地還獲批國家級園區、基地,成為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針對縣域開發園區中小企業多的特點,我們積極創造條件,圍繞本地特色產業發展,支持縣域開發園區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據統計,全省縣域已建科技企業孵化器11家,占全省總數21.6%;生產力促進中心28家,占全省總數32.6%;引導組建了10個省級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試點聯盟和7個農業院士工作站、91個農業科技專家大院,成為服務縣域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
二、立足城鎮化,著力加快民生科技應用示范推廣。加快城鎮化建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圍繞科技支撐城鎮化,促進縣域民生改善,在水資源利用與管理、人口健康與安全、環境綜合整治、節能減排等領域,加強技術集成示范和推廣應用。據統計,“十一五”以來,在社會民生領域共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66項,累計投入項目資金9.3億元,其中省財政撥款5516萬元。通過項目實施,帶動產業化投入416.8億元,新增銷售收入49.7億元、利稅5.4億元;獲得授權專利105項、軟件著作權55項、新工藝新技術53項,制定技術標準26項,創制生物醫藥新品種20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在水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成功研發出高效、低成本除氟、除砷和微污染處置等專項技術,解決了淮河流域農村飲用水水源污染等問題;在人口健康領域,通過開展血吸蟲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完成了全省血吸蟲病流行區江洲湖灘林業血防工程現狀調查以及相關環境釘螺調查,建立了全省血防區林業血防工程及釘螺分布數據庫;在環境綜合整治方面,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理城鎮生活垃圾系統,將垃圾氣化技術和水泥窯干法工藝有機結合,解決了城鎮生活垃圾處理、降解二噁英這一世界難題。同時,通過推進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縣域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全省已建立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3家,省級4家。淮南市毛集鎮依靠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成功探索出一條移民建鎮、以鎮帶鄉的發展模式,被科技部認定為首批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范區。
三、立足農業現代化,著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安徽省是農業大省,加快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農業,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通過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農村信息化示范建設、農村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等,加強技術攻關、集成示范和成果轉化。據統計,“十一五”以來,全省累計投入農業科技項目資金5.7億元,其中財政資金1.2億元,拉動產業投資38.2億元。一是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先后開展了9個專題研究與技術攻關,研究集成了5套稻麥作物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形成了省級地方標準31項,實施“三區一田”6496.9萬畝,為安徽省糧食總產“六連增”、“三超歷史”做出了重要貢獻。二是實施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全省共申報推薦43個縣實施專項行動,22個縣通過驗收,共投入經費2.4億元,培育農業特色產業43個,實現利稅15.1億元,吸收農業勞動力200多萬人,建立示范基地數403個,推廣農業新技術410項,新品種200多萬畝。三是加快農村信息化示范建設。以安徽先鋒網、安徽星火網、安徽農網、安徽農業信息網四大門戶網站為基礎,初步搭建了一個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省級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整合了“中國搜農”等一批農村信息服務資源,啟動了50個行政村信息化示范點建設,開展了萬村網頁工程建設活動,初步構建了一個基層信息服務體系。四是開展農村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依托農業科技園區、專家大院,向1300多個鄉鎮選派農業科技特派員2532名,通過實施科技開發項目、領辦創辦經濟實體、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推廣應用了一批農業新技術、新品種,輻射帶動了一大批農民脫貧致富。
下一步(bu)(bu),安徽(hui)省(sheng)(sheng)(sheng)將認真貫(guan)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yuan)《關(guan)于加(jia)(jia)快(kuai)推(tui)進(jin)農(nong)(nong)業(ye)科(ke)(ke)(ke)技(ji)(ji)創(chuang)新(xin)持續增強(qiang)農(nong)(nong)產品供給保障能(neng)力(li)的(de)若干意(yi)見(jian)》和省(sheng)(sheng)(sheng)委、省(sheng)(sheng)(sheng)政府《關(guan)于加(jia)(jia)大農(nong)(nong)業(ye)科(ke)(ke)(ke)技(ji)(ji)創(chuang)新(xin)力(li)度(du)加(jia)(jia)快(kuai)推(tui)進(jin)農(nong)(nong)業(ye)現代化的(de)意(yi)見(jian)》精(jing)神,緊緊圍繞(rao)推(tui)進(jin)工業(ye)化、城鎮化、農(nong)(nong)業(ye)現代化“三(san)化同步(bu)(bu)”的(de)總體(ti)(ti)目標(biao),以提升縣域科(ke)(ke)(ke)技(ji)(ji)創(chuang)新(xin)能(neng)力(li)、加(jia)(jia)快(kuai)農(nong)(nong)業(ye)科(ke)(ke)(ke)技(ji)(ji)成果(guo)轉化、促進(jin)農(nong)(nong)村(cun)可持續發展為(wei)(wei)主線,著力(li)強(qiang)化縣域企業(ye)主體(ti)(ti)、創(chuang)新(xin)載體(ti)(ti)和產學研一體(ti)(ti)“三(san)體(ti)(ti)建設”,完善(shan)新(xin)型農(nong)(nong)村(cun)科(ke)(ke)(ke)技(ji)(ji)服務、政策保障、科(ke)(ke)(ke)技(ji)(ji)管理(li)“三(san)個(ge)體(ti)(ti)系”,探(tan)索上下聯動、統(tong)籌協調、評價獎(jiang)勵“三(san)個(ge)機制”,顯著提升科(ke)(ke)(ke)技(ji)(ji)對農(nong)(nong)村(cun)農(nong)(nong)業(ye)發展的(de)支(zhi)撐引領(ling)能(neng)力(li),力(li)爭(zheng)到“十(shi)二五(wu)”末,全省(sheng)(sheng)(sheng)農(nong)(nong)業(ye)科(ke)(ke)(ke)技(ji)(ji)整(zheng)體(ti)(ti)創(chuang)新(xin)能(neng)力(li)處于中部省(sheng)(sheng)(sheng)份(fen)前列,農(nong)(nong)業(ye)科(ke)(ke)(ke)技(ji)(ji)進(jin)步(bu)(bu)貢獻率提高5-8個(ge)百分(fen)點(dian),為(wei)(wei)加(jia)(jia)速安徽(hui)農(nong)(nong)業(ye)大省(sheng)(sheng)(sheng)向(xiang)農(nong)(nong)業(ye)強(qiang)省(sheng)(sheng)(sheng)跨(kua)越做出積極貢獻。(來源:安徽(hui)省(sheng)(sheng)(sheng)科(ke)(ke)(ke)技(ji)(ji)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