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1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新變化
2021-04-23
789
zdy;來源:網絡
(原標題:2021年上(shang)海(hai)高新技術企(qi)業認定政(zheng)策新變化)
2021年3月29日上海市(shi)高新(xin)技術企業認定辦公室發(fa)布《關于開展2021年度本市(shi)高新(xin)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的通知》,下(xia)(xia)面(mian)我們就一些(xie)變(bian)化來看一下(xia)(xia)。
一、 5項政(zheng)策新變(bian)化
1、知識產權
要(yao)求:申報企(qi)業當年申請或(huo)轉讓的(de)知(zhi)識(shi)產權(quan)可(ke)能不予計分(fen)。尤其是知(zhi)識(shi)產權(quan)獲(huo)得要(yao)有延續性,如所有的(de)知(zhi)識(shi)產權(quan)都(dou)是同一時間段獲(huo)得,可(ke)能會被質疑為(wei)臨時包裝,有不被認可(ke)或(huo)分(fen)數極低的(de)可(ke)能。
2、研發費用
要(yao)求:企(qi)業研(yan)究開發(fa)(fa)費用(yong)必須“三(san)表一致”。即企(qi)業年度(du)所得(de)稅(shui)納稅(shui)申報表(A104000期間(jian)費用(yong)明細(xi)表)、企(qi)業財務報表、研(yan)發(fa)(fa)投入(ru)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qi)業研(yan)發(fa)(fa)費用(yong)數據要(yao)求一致。
3、高新產(chan)品(服務)
要求:企業核心高(gao)新(xin)技術產品(服務),須提供對應的(de)合同、發(fa)票、知識產權證明(ming)。
4、產學研協議
要求:簽訂時間(jian)需(xu)在2018-2020年(nian)之間(jian),申報當年(nian)簽訂的不予計分,且(qie)需(xu)提供產(chan)學研(yan)合作的記錄證(zheng)明(如項(xiang)目支(zhi)出的發票及憑證(zheng)等(deng))。
5、申報材(cai)料的邏(luo)輯性
要求(qiu):對(dui)企(qi)業提交(jiao)(jiao)的申報材料(liao)整(zheng)體(ti)的邏(luo)輯(ji)性要求(qiu)越來越嚴格(ge):專家(jia)評審、國家(jia)備案過程中,重(zhong)點考(kao)核提交(jiao)(jiao)資料(liao)中是否體(ti)現(xian)“研發項目(mu)-科技成果-高新技術產品-知識產權-技術領域”之間的相關(guan)性。
成果轉化、組織(zhi)(zhi)管(guan)理水(shui)平部分(fen)考核越趨嚴格(ge):2020年高企網(wang)絡評審結果顯示,成果轉化和組織(zhi)(zhi)管(guan)理水(shui)平的得分(fen)普遍偏低,只(zhi)是簡單提供產品合(he)同(tong)發(fa)票、模板(ban)化的制(zhi)度(du)模板(ban)、框架(jia)型(xing)產學研(yan)合(he)作、自建性質的研(yan)發(fa)機構,都不能獲取專家的認可,或評分(fen)較(jiao)低。
7項需要注意的問題
1、知識產權:
知識(shi)(shi)(shi)產權(quan)數量(liang)和質(zhi)量(liang)雙(shuang)達標(biao)。知識(shi)(shi)(shi)產權(quan)是高企申報的(de)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認定評(ping)審的(de)主(zhu)要得分項。知識(shi)(shi)(shi)產權(quan)(自主(zhu)研發、轉讓、受讓)方面的(de)工作需要在本年(nian)度內完成。
2、高新技(ji)術(shu)產(chan)品收(shou)入:
①高(gao)新產(chan)品名稱、合(he)同發票規范,檢(jian)測(ce)報告與產(chan)品說明要(yao)體現所(suo)定的高(gao)新技(ji)術(shu)產(chan)品。
②高新技術(shu)產品(pin)(PS表)論述跟技術(shu)領域的相(xiang)關性貼切,產品(pin)的核心技術(shu)、關鍵指標、競爭(zheng)優勢以及知識產權支撐突出(chu),提升高新技術(shu)產品(pin)價值。
③高新產品的(de)佐證(zheng)資料,除合(he)同(tong)、發票建議提供(gong)第三(san)方(fang)的(de)產品認定(ding)、檢(jian)測報告等來佐證(zheng)。
3、科技成果(guo)轉化能力:
①由技(ji)術(shu)專(zhuan)家根據企業(ye)科(ke)技(ji)成果轉(zhuan)化總體情況和(he)近3年內(nei)(nei)科(ke)技(ji)成果轉(zhuan)化的年平(ping)均數(shu)進行綜合評價(jia)。同一(yi)科(ke)技(ji)成果分別在國(guo)內(nei)(nei)外轉(zhuan)化的,或轉(zhuan)化為(wei)多個產品(pin)、服務、工藝、樣品(pin)、樣機等(deng)的,只計為(wei)一(yi)項(xiang)。
②科技(ji)成果(guo)轉化(hua)的(de)計算是按照(zhao)一個成果(guo)對應一個轉化(hua),要(yao)想獲得高分必須產生15個不同(tong)的(de)科技(ji)成果(guo),盡(jin)量多申請相關知(zhi)識產權等;每個成果(guo)確認轉化(hua)為(wei)不同(tong)的(de)產品、服務、工藝、樣(yang)品、樣(yang)機、檢測、查(cha)新、試用(yong)等證明。
4、研發費用:
①研(yan)發費用結構(gou)合理,對于不(bu)同技術領域的研(yan)發活動結構(gou)明(ming)細(xi)特(te)征各有不(bu)同。
②研發輔(fu)助賬或專(zhuan)賬規(gui)范(fan)合理,在(zai)年度審計(ji)報(bao)告、匯算清繳報(bao)告中進行披(pi)露(lu),所披(pi)露(lu)數據保(bao)持一致(zhi)。
5、研發組(zu)織管理水平
研發組織管理水平部分去(qu)年提出(chu)了(le)很多(duo)異議,審查較往年更加嚴格,核實(shi)意見(jian)表(biao)中也增加了(le)企業(ye)是否有實(shi)際崗位運行的考察,建議企業(ye)不可格式模版化(hua)簡(jian)單處理。
6、成長性評價
成(cheng)(cheng)長(chang)(chang)性(xing)的(de)評價(jia)主要(yao)根據企業(ye)近三(san)年的(de)財務數據,計(ji)算企業(ye)的(de)銷(xiao)(xiao)售收入(ru)和凈資產增長(chang)(chang)率,得出相應分值。對于成(cheng)(cheng)長(chang)(chang)性(xing)低于5分的(de)企業(ye),打分風險(xian)比(bi)較大,專家評審時也(ye)提出了成(cheng)(cheng)長(chang)(chang)性(xing)弱(ruo)的(de)問題(ti)。特別(bie)是(shi)對于銷(xiao)(xiao)售收入(ru)成(cheng)(cheng)長(chang)(chang)性(xing)不好的(de)情況,更要(yao)完善(shan)其他三(san)方(fang)面(mian)材料。
7、領域選擇
2016年國(guo)家(jia)四部委對《國(guo)家(jia)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shu)領(ling)域(yu)》進行了較大調整,很多企業(ye)自身(shen)技術(shu)很好,但(dan)在(zai)領(ling)域(yu)的選擇上出現偏差(cha),導(dao)致(zhi)申報結(jie)果(guo)不(bu)理想。建議企業(ye)在(zai)準(zhun)備認定材(cai)料(liao)過程中結(jie)合自身(shen)研究開(kai)發項(xiang)目、產品、專利(li)技術(shu)等(deng)來(lai)選擇對應的領(ling)域(yu),做到研發項(xiang)目、產品、專利(li)、領(ling)域(yu)的四點統一(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