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碳關稅”試運行 中國企業挑戰幾何?
2023-10-25
162

10月20日,“2023《財經(jing)》碳(tan)中和高峰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碳(tan)排放排行榜發布會(hui)”在北京(jing)舉辦。
今年10月1日(ri)(ri),全球首個“碳(tan)關稅”即歐盟碳(tan)邊境調節機(ji)制(CBAM)開始試(shi)運行,過渡期至2025年12月31日(ri)(ri),2026年1月1日(ri)(ri)正式起征(zheng),并在(zai)2034年之前全面(mian)實施。
“CBAM(歐(ou)盟碳(tan)邊境調節機制)最大的(de)意義在于給(gei)全世界(jie)提(ti)了醒。”海華永(yong)泰(北(bei)京)律師(shi)事務(wu)所高(gao)級合伙人吳必軒在圓桌環節表示,過(guo)去大家習慣將(jiang)碳(tan)關稅視作競爭、貿(mao)易等(deng)成本因(yin)素(su)(su),比拼價(jia)格的(de)高(gao)低(di),未來會(hui)加入低(di)碳(tan)的(de)因(yin)素(su)(su),或者可持續的(de)因(yin)素(su)(su)。
記(ji)者在現場注意到,CBAM正式(shi)生效后,對于國內行業的影響以(yi)及未來的發展(zhan),與會嘉(jia)賓基于不(bu)同的視角提(ti)出了不(bu)同的看(kan)法。

國內需要完善的碳市場和碳價體系
“CBAM是為(wei)了(le)幫助歐(ou)盟實現總的碳中和(he)或者(zhe)氣候中和(he)的總目標。CBAM為(wei)配合碳市場的收緊,提高了(le)歐(ou)盟境內企業的成本(ben),為(wei)了(le)公平,從而對進口商也施加相關(guan)要求。”能(neng)源(yuan)基金會低(di)碳轉型項目主(zhu)任(ren)杜(du)譞闡(chan)釋(shi)道。
在會后(hou)接受記者(zhe)采訪(fang)時,杜譞指出,“碳(tan)關稅是為(wei)(wei)了避免碳(tan)泄(xie)漏或者(zhe)碳(tan)轉(zhuan)移產生(sheng)的(de)一(yi)種機制設計,因為(wei)(wei)國別(bie)之(zhi)間(jian)碳(tan)的(de)管控力度和整個經(jing)濟是不一(yi)樣的(de)”,CBAM的(de)發布,本(ben)不是作為(wei)(wei)壁壘出現的(de),是為(wei)(wei)了讓出口歐(ou)盟的(de)廠(chang)商與(yu)歐(ou)盟境(jing)內的(de)廠(chang)商在碳(tan)成本(ben)的(de)基礎上站(zhan)在同一(yi)起跑(pao)線。
杜譞認為,國內(nei)首先(xian)需要一(yi)個(ge)比較完善(shan)的碳市(shi)場和碳價體(ti)系,這樣可能與(yu)歐(ou)盟的談判時(shi)有一(yi)個(ge)比較堅實的基礎(chu)。
“CBAM目前對(dui)鋼鐵(tie)、水(shui)泥(ni)、鋁、化肥、電(dian)和(he)(he)氫(qing)等(deng)6個行(xing)業(ye)有相關影(ying)響(xiang)。鋼鐵(tie)約占中國(guo)對(dui)歐出口(kou)總額的70%,是(shi)6個行(xing)業(ye)中受影(ying)響(xiang)最大的行(xing)業(ye)。”杜譞在論壇中表示,從現在直(zhi)到(dao)2034年,CBAM的影(ying)響(xiang)會向(xiang)航(hang)空(kong)運輸、道路交通、建(jian)筑和(he)(he)節能(neng)等(deng)領域拓展。
據(ju)杜譞介紹(shao),鋼鐵、水泥(ni)、鋁屬于國(guo)內出口但(dan)全國(guo)碳(tan)(tan)市場沒有覆蓋的行(xing)業,下一(yi)步碳(tan)(tan)市場工作比較關鍵(jian)的地方就是對這(zhe)些行(xing)業擴容(rong)。
亦有與會嘉賓(bin)對碳市(shi)場擴容、提(ti)高(gao)碳價的路線提(ti)出擔憂,“放(fang)進去之后(hou)就(jiu)能夠解決問題嗎?現在(每(mei)噸碳價)是80元(yuan)人民幣,真要搞到80歐(ou)元(yuan)、90歐(ou)元(yuan),日子不過(guo)了?”
中國產業需要從答題人變為出題人
中(zhong)(zhong)國(guo)市(shi)場(chang)需(xu)要作出(chu)哪些方(fang)面的調(diao)整(zheng)和(he)適應?中(zhong)(zhong)創碳投科技有(you)(you)(you)限公(gong)司副總經理錢國(guo)強認(ren)為,中(zhong)(zhong)國(guo)現在(zai)沒有(you)(you)(you)頭部企業(ye)能夠真(zhen)正制定產品(pin)終(zhong)端采購的規則。在(zai)這場(chang)國(guo)際貿(mao)易與技術競(jing)爭中(zhong)(zhong),中(zhong)(zhong)國(guo)的行業(ye)和(he)企業(ye)處于(yu)答題者的位(wei)置。只有(you)(you)(you)中(zhong)(zhong)國(guo)產業(ye)處于(yu)整(zheng)個產業(ye)分(fen)工的頂端,才能去定義市(shi)場(chang),成為出(chu)題人。比(bi)如蘋果公(gong)司就可以要求2030年所有(you)(you)(you)供應鏈碳中(zhong)(zhong)和(he)。
“短期之內中國是一(yi)個(ge)制造業(ye)國,生產(chan)的(de)產(chan)品即便不(bu)出口,依據碳足跡最終(zhong)回到(dao)國內,規則仍不(bu)由我們制定(ding),這是一(yi)個(ge)較大的(de)現實(shi)問題。”錢(qian)國強表示。
此外,企業調研(yan)問題也被多(duo)位嘉賓提及。
“綠色機制未來發(fa)展的(de)(de)最大挑戰是中國國內的(de)(de)相關(guan)政策需要(yao)達成(cheng)共識。相關(guan)合作更需要(yao)走出(chu)去(qu),實地(di)調研出(chu)口企業,了解真(zhen)實的(de)(de)情況。”錢國強表示,目(mu)前國內缺乏真(zhen)正走出(chu)去(qu)了解一線企業的(de)(de)調研。
“在碳(tan)市場中,電力行(xing)業之(zhi)外的(de)行(xing)業涉及間接(jie)排(pai)放。間接(jie)排(pai)放隨之(zhi)而來(lai)(lai)的(de)大量問(wen)題都由企業來(lai)(lai)承(cheng)接(jie)。在決(jue)策過程中,面對雙(shuang)碳(tan)的(de)需(xu)求(qiu)、可(ke)再(zai)生能(neng)源的(de)發展和節能(neng)減排(pai)的(de)需(xu)求(qiu)等(deng)現實(shi)問(wen)題,希(xi)望能(neng)通(tong)(tong)過一些有效的(de)途徑促進(jin)溝通(tong)(tong)。”杜譞(xuan)同樣強調了調研和溝通(tong)(tong)的(de)重要(yao)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