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240萬輛
“碳(tan)中和”提速電動汽車市場化普(pu)及
“開上電動汽車后,車輛的智能化和駕駛感受已經讓我不想再開燃油車了。”去年底成為電動汽車車主的李子豪表示新車“真香”。像李子豪一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將新能源汽車納入購車的選項中。“今年是新能源汽車爆發的元年。”零跑汽車聯合(he)創始人吳寶軍直言。
銷量是消費者認可度提高的最好證明。今年時間過半,全國乘聯會幾次調高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最新預測認為全年銷量將達24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也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po)200萬輛(liang)不成問題,不僅如此,在“碳中和”目標助推下(xia),新能源車市進入了真正的市場化階段。
新能源汽車個(ge)人購買超90%
“購買了電車后,我(wo)家里另一輛燃油(you)車基本不開了,我(wo)也(ye)開始推薦(jian)身邊的朋(peng)友嘗試電動汽車。”北(bei)京小伙(huo)李(li)子豪表示,目前電動車還(huan)(huan)有(you)不完善的地方,最(zui)主(zhu)要還(huan)(huan)是充(chong)電沒有(you)加油(you)便利。
中國電子商會智能電動汽車專委會、全國工商聯汽(qi)車(che)經銷商商會(hui)新(xin)能(neng)源汽(qi)車(che)委(wei)員會(hui)聯(lian)合發布的(de)(de)數(shu)(shu)據顯(xian)示,今年(nian)一季(ji)度,我國新(xin)能(neng)源乘用車(che)共(gong)銷售43.19萬輛(liang),其中純電(dian)動汽(qi)車(che)的(de)(de)個人購買量(liang)為32.25萬輛(liang),占當(dang)季(ji)銷量(liang)的(de)(de)74.67%;再加上(shang)插電(dian)混動和增(zeng)程式汽(qi)車(che),則該數(shu)(shu)據為39.19萬輛(liang),占當(dang)季(ji)銷量(liang)的(de)(de)90.76%。而與(yu)這組數(shu)(shu)據形(xing)成鮮明對比(bi)的(de)(de)是2019年(nian)業內熱(re)議的(de)(de)“真正銷售給個人的(de)(de)新(xin)能(neng)源汽(qi)車(che)不足30%”。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會長、新能源汽車委員會會長李金勇表示,超過90%的新能源汽車被個人消費者購買的事實,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進入了由政策驅動型向市場引導型的轉變,也反映出消費者已經接受了新能源汽車。師建華也認為,新能源車市進入市場化階段是驅動新能源汽車銷量上漲的重要因素。
高低兩端市場火熱推高銷量
“縱(zong)觀今(jin)年(nian)的新(xin)能源市(shi)場,仍然延續(xu)著高低兩端火熱(re)的特(te)點。”具體分(fen)析(xi)今(jin)年(nian)新(xin)能源汽車市(shi)場的特(te)征,全國(guo)乘聯會秘(mi)書長崔東樹表示。
高端市場上,去年實現國產化的特斯拉依然保持領頭羊姿態。前5月特斯拉累計銷量近13萬輛,5月批發銷量達到33463輛,同比增長202%,刷新史上最佳。不過,在遭遇了多起疑似失控事件、車內攝像頭存在隱私泄露風險等爭議后,特斯拉也在調整(zheng)姿態,除(chu)了面對(dui)維權事件態度更加(jia)“虛心”外,還表示將在中(zhong)(zhong)國(guo)建(jian)立數據中(zhong)(zhong)心以(yi)及搭(da)建(jian)車主數據平臺。
與此同時,國內新勢力也在加緊追擊,“頭部三強”蔚來、理想、小鵬銷量總和正逐步縮小與特斯拉之間的差距。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蔚來共交付41956臺,達到去年全年交付量的95.9%;小鵬汽車上半年累計交付量已經超過其去年全年的交付量,達到30738臺,是去年同期的5.6倍;理想上半年交付量也達到了30154輛。
同樣火熱的還有處于更低端價位的微型電動車市場。這波火熱不僅讓售價僅兩三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成為熱銷“神車”,也讓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的車企加緊追擊。5月,哪吒汽車憑借哪吒V車型的熱銷將理想汽車擠出(chu)了新勢力銷量榜單前三。曾經一(yi)度有些“透明”的(de)零跑(pao)也憑借第二款車型T03增(zeng)加了存(cun)在(zai)感,5月交付量達到(dao)3195輛,同比增(zeng)長高達1226%。
“碳中和”加(jia)速汽車產業轉型(xing)
除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度的日益提高,今年以來,“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提出更引發了汽車行業轉型熱潮,為新能源(yuan)汽車產業(ye)發(fa)展再添一(yi)把火。
在造車新勢力之外,傳統車企也在加速轉型。日前,長城汽車發布未(wei)來五年(nian)戰略目標,欲在2025年(nian)實(shi)現年(nian)銷量400萬(wan)輛(liang),新能(neng)源(yuan)車(che)型(xing)占比達到80%,并將于(yu)2045年(nian)實(shi)現“碳中(zhong)和(he)”,這也是首個公(gong)開提出“碳中(zhong)和(he)”時間表(biao)的國內車(che)企。
跨國車企也在大踏步推進“碳中和”步伐。大眾汽車集團明確表示,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寶馬集團計劃到2030年其單車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并于今年年底實現中國工廠的“碳中和”;奧迪自2026年開(kai)始,面(mian)向全球市(shi)場推出的(de)新車(che)型(xing)將全面(mian)切換為(wei)純電動產品,并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xian)“碳中和”的(de)愿景。